跳到主要內容
 資料載入中
臺北市 中山區 國定考古遺址

▍ 歷史沿革

民國42年圓山遺址展開為期10天的試掘,為圓山遺址第一次正式發掘,於民國43年,台大考古人類學系與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合作進行發掘圓山遺址。民國76年的發掘發現繩紋陶文化層,並在底層岩盤上發現若干圓洞,為人工鑿成,推測可能為圓山文化時代的房屋柱洞,民國80年,台大人類學系受民政局委託,針對中山路三十三號道路進行試掘,普遍發現繩紋陶與圓山文化層。民國81年於大鵬劇校內的探坑,發現可能是屬於先陶時代的打製石器。

▍ 文化意義

圓山遺址是台灣早期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1897),同時也是臺灣考古工作初期的研究的開端。根據資料本遺址至少包含了先陶時期文化/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訊塘埔文化/十三行文化,圓山文化可以說是代表臺灣北部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

▍ 時代分期

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

▍ 代表性

貝塚

▍ 代表文化層

以圓山文化層(距今約3,300∼2,300年前)為代表。其他主要有先陶文化、大坌坑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前)、訊塘埔文化層(距今約4,500∼3,500年前)、芝山岩文化(距今約3,600~3,000年前)、植物園文化層(距今約2,300∼1,800年前)、十三行文化層晚期(距今約1,000∼350年前)。

▍ 特色

多文化層遺址,由早至晚包含先陶文化、大坌坑文化、訊塘埔文化、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及十三行文化。素負盛名的為貝塚堆積現象。

▍ 現況

長久以來遭工程施工嚴重破壞,僅存若干處貝塚及小部分文化層堆積。

圓山考古遺址是臺灣最早(1897)發現的史前考古遺址之ㄧ,它的發現與調查,同時也標誌了臺灣考古學研究工作的開端。根據學者長期以來的研究,圓山考古遺址不只出土豐富多元的史前文化遺留,也包含了先陶時期(先人無陶器只使用石器的時期)、大坌坑、訊塘埔、圓山、植物園及十三行等六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堆積,因此,圓山考古遺址可說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它記錄著臺灣北部、尤其是臺北盆地自有人群遷入居住後,幾近所有的歷史發展過程(先陶、新石器、鐵器、凱達格蘭、漢人等)與生活、文化內涵,對於重建與理解臺北盆地從先陶時期到漢人遷入的種種人群的生活樣貌,具有關鍵性的地位。


圓山文化內涵

沿襲考古學的傳統在發現這考古遺址時,學者即以在地地名(圓山仔) 替這座考古遺址命名為圓山遺址,而目前雖已知這遺址至少含有六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堆積,但其中又以在此遺址第一次發現並同時以遺址名稱命名的「圓山文化」最為著名,因此「圓山文化」也成為圓山考古遺址的代表性文化。圓山文化的年代約在距今3200-2500年之間,但仍有少數定年結果顯示可能早到距今3500年、甚至4500年前。

遺址所在的圓山,地形是ㄧ座小山丘,早期稱為「圓山仔」,又稱「龍峒山」,山頂海拔高度約36公尺。據推測,在臺北盆地還是湖的時期,圓山在湖水面稍降時可能是湖中的一小丘島,周圍湖水環繞。當湖水退去後,人群開始在不同時期進入居住,早期週遭臨近可能還有些溼地與小湖泊,不便於生活,因此人群仍大多居住在山丘上,但在鄰近的湖泊河流進行漁撈活動。

圓山文化出土不少具特色、展現圓山文化人特有的創意與精湛工藝技術的石器、陶器、玉器、骨角器等。如石器有磨製精緻的石斧、矛、鏃等,與圓山特有造型的匙形石斧、有肩石斧、錛、有段石錛等。陶器多為手製,顏色以紅褐色為主,也有灰陶與黑陶。陶器多為素面,少數在陶的把手、器蓋和腹部上施捺點紋、圈印紋、條印紋、方格印紋、蓆紋、網紋等裝飾,或在抹平的表面上塗以紅彩。器型則以罐為主,特色為附有雙把和圈足;其中最為特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其他文化還不曾發現過的造型優美、創意十足的雙口罐或三口罐,意即一陶罐有二個或三個口,口通常很小,斜立貼在罐體上,口部常帶有流(),底部則有圈足,是圓山文化最為特殊與造型精緻,表現圓山文化人精湛陶藝技術的陶器。而圓山文化出土的磨製精細的玉器有玉錛、玉鑿、玉環、玉玦、玉珠、玉墜等;骨角器則有箭鏃、矛頭、錐子、鑿子以及魚叉等。

另外,圓山考古遺址也發現相當大規模的貝塚,以及大量的獸骨,例如花鹿、水鹿、羌、豬、狗等動物的骨頭遺留。也出土數座無葬具的墓葬,葬姿呈仰身直肢的樣態,頭向不定,並有上顎拔齒的情形。


圓山文化人的生活

考古學家們根據這些出土的考古遺留,歸納出當時圓山文化人的生活樣態與環境:

  • 從數量與種類繁多的農具及出土少量炭化稻米推測,當時可能已發展出相當程度的農耕,並已知種植稻米,但同時也仍部分依賴狩獵、漁撈等活動獲取食物維生。


  • 由生態遺留如動物骨骼、以及貝塚內的貝類的遺留,並依據獸骨與人骨所進行的同位素分析結果,考古學家推測圓山文化時期臺北盆地內應該還有部分區域為鹹淡水交會的溼地環境,因此圓山文化人善於利用陸生與水生動植物資源。而從出土的器物中有帶倒刺的脫頭箭頭、投擲器、網墜,以及具有網印紋和魚骨印紋的陶片等,這些都顯示圓山文化人可能從河流、湖泊或濱海濕地地區取得各種水生資源。


  • 所謂貝塚,就是大量貝類遺留密集堆壘成丘的遺跡,也是圓山文化人丟棄的垃圾堆積。這些貝塚由大量的大蜆、田螺、網蜷、牡蠣、鐘螺和織紋螺等、以及魚骨與其他史前垃圾堆積而成,其中水生資源遺留以大蜆和魚類為最多,其中又以大蜆為最大宗,顯見圓山文化人喜好採集這些貝類食用,而分析顯示他們大都是在春季開始延續至入冬時節採集與食用這些貝類。而部分出土的魚脊椎骨直徑可達5公分,可知圓山文化人也有著極佳的技術補取大型的魚類食用。但由同位素分析得知,雖然生活環境離海並不遠,但海水魚似乎並非圓山文化人的主要魚類資源,可能只是偶而捕捉與食用這些屬海洋的大型魚類而已,還是食用來自淡水的魚類較多。


  • 同時,貝塚也出土大量獸骨,其中又以豬與鹿為大宗,這些陸生動物依分析是以狩獵的方式獲得,狩獵與吃食的對象以豬為最主要、其次是鹿、羌等。可見圓山文化人的美食饗宴桌上,盛滿了生猛鮮蚵、香炙豬肉、串燒鹿肉等美食佳餚。而所食用的豬雖體型較大可能是野生的,但有部分可能是被圓山文化人捕獲後圈養在臨近野林中,畜養ㄧ些時日後再屠宰食用。當時狗可能已被飼養,主要用來當作嚮導、協助打獵。


  • 從遺址的柱洞遺留顯示,當時的人們可能會使用木材,並混合石頭與泥土建造房屋的地基、再造房屋居住。


  •  圓山文化人除貝與獸骨外也將破損或不用了的陶器、石器、飾品、甚至是死去的族人埋葬在貝塚中,顯示貝塚對圓山文化人不只是堆置垃圾之處,應當也是蘊涵了重要的文化與社會意義。


  • 貝塚出土的墓葬人骨都有拔齒的現象,而且拔掉的都是上顎左右對稱的側門牙齒及犬齒,而這類拔齒行為並不限於特定的個體,因此可能顯示這是圓山文化人普遍的行為、是種特定的習俗。


  • 在出土的墓葬中曾發現一顆帶孔的門齒,即在齒根中間偏上有人工鑽成的一小孔,孔由兩面穿鑽成,所用的鑽具並不是金屬一類的尖銳工具。這顆有孔的門齒具有明顯的箕形特徵,但其他人骨的門齒都不具此特徵,因此考古學家推測這顆門齒的主人有可能屬於外來者而非圓山文化人。


國定圓山考古遺址的文化資產保存

圓山考古遺址承載北部與臺北盆地史前人群種種生活智慧與歷史資訊,是臺灣與臺北居民無可替換的珍貴文化資產,失去了這些考古遺留,我們就無法重建與理解各時期不同人群是如何在這塊土地上,由五千多年前開始運用智慧創造屬與他們的生活樣貌,成就了我們當代的歷史基底。因此遺址的保存、維護是大家共同的職責,也惟有人人關心、盡心與參與,文化資產的經營與維護工作才能永續。

目前無資料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