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料載入中
臺東縣 臺東市 國定考古遺址

▍ 歷史沿革

1.68年內政部評定卑南遺址為第三級古蹟。
2.69年鐵路局新站施工出土大量文物,自69年至77年間的經13次搶救發掘。
3.77.7.7內政部內民字第608610號函公告第一級古蹟一卑南遺址範圍僅指月形石柱區(地籍圖20x35.3=706米平方)。
4.78年縣政府土地徵收土作完竣(卑南文化公園)。
5.79.2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成立。
6.79.6.20內政部台(79)內民宇第810960號函指定遺址區(月型石柱周圍)涵蓋範圍為1818米平方(含遺址706,合計2524米平方)。
7.80.9.6內政部召開第一級古蹟『卑南遺址』涵蓋範圍審定會議,確定三個圈圈,面積約90公頃。
8.80.10.11內政部台(80)內民字第80了2296號函審定:卑南遺址涵蓋範圍約五十公頃。
9.95.5.1 文建會文資籌研字第09500017951號函公告指定
『卑南遺址』為國定遺址。

▍ 文化意義

1.文化層堆積厚,遺物豐富具多層文化層,是卑南文化代表遺址。
2.進行過多次發掘,在考古學史上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 時代分期

內容尚未建置

▍ 代表性

石板棺墓

▍ 代表文化層

大坌坑文化(距今5,300 ∼4,200年前)、富山文化(距今4,200∼3,500年前)、卑南文化(距今3,500∼2,300年前)、三和文化(距今2,300∼1,900年前)

▍ 特色

台灣東部新石器時代的代表,其中距今3,500至2,300年前的卑南文化最為興盛。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尺,是目前台灣所發現格局最清楚的史前聚落中最大的一個。

▍ 現況

遺址部分區域因興建台東火車站與台鐵而受到破壞,但仍有相當大區域保存未受破壞之文化層,其中約30公頃範圍現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文化公園,其他區域大多是做為農地使用的私人土地。

卑南遺址附近的居民,有時在整地、種菜時,多少會挖到陶片或石板,或許有人知道這是前人用過的東西,但卻沒有人真正明白它的價值,孩子們還把撿拾到的古人遺物當成玩具。有一天,轟隆隆的怪手喚醒了埋在地底數千年的先民,一個廣大的史前聚落,逐漸重現在世人眼前。

卑南遺址照片

【怪手喚醒長眠於地底的世界】

這處遺址埋藏地底數千年,最後是如何現身的呢?日治時代初期,人類學者鳥居龍藏曾拍攝兩幅石柱的照片,這是有關卑南遺址最早的紀錄,到了1930年,學者鹿野忠雄曾在其文章中寫道,「有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他採用了鄰近地區卑南族的傳說,推測這裡曾經有一個古代部落,而石柱是房屋的殘留。1945年,日籍考古學者金關丈夫與國分直一,曾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的空襲下在卑南遺址最大的石柱附近小規模試掘,發現了陶片及住屋遺跡,但因戰爭而來不及繼續相關調查與發掘而暫時中止。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站(今臺東車站)動工,將埋藏於地底數千年的遺跡和遺物揭露出來,卑南遺址遭受嚴重破壞,甚至還有民眾趁機盜掘古物,引起輿論譁然。臺東縣政府委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今人類學系)宋文薰與連照美兩位教授,帶領學生進行搶救。發掘工作一共進行了13梯次,前後長達9年,獲得十分豐碩的成果。無論是發掘面積、出土石棺數量,以及玉器等遺物的數量,均寫下當時臺灣考古學史的空前紀錄。宋文薰與連照美兩位教授在《卑南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一書中提到,當時已發掘出土的建築遺構已有50處,「包括鋪石地面、直立板岩、礫石結構、小住屋和砌石圈等等。這也是在臺灣史前文化遺址中最具體的住居遺存。」尤其是發掘出土近1,500多具石板棺,規模更是目前臺灣、甚至是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單一遺址中規模最大的。

【具備較完整的村落布局】

當時的居民為什麼會選擇定居在卑南,他們是住在什麼樣的房子內?卑南遺址位在卑南山東南端的山麓,卑南大溪的河階上,向東北方可眺望都蘭山,南面是臺東沖積平原,往東南不遠處便是太平洋。形勢依山傍水,無論種植作物、上山打獵、河中捕魚、出海貿易,位置都很理想。在卑南文化公園的遊客中心內,有一個卑南遺址聚落的簡單模型,大致顯示了遺址周圍的地理環境。再從發掘出土的建築結構來看,當時的居民習慣以長方形住屋群聚,房屋排列有固定的方向與規則。家屋的長邊多為北偏東方向,住屋之間以小塊石板隔開,後方有圓型砌石圈,可能是儲藏窖穴。屋內地面有時會鋪礫石或板岩,石板棺則埋在室內的地下(在室內的板岩下為室內葬)。考古學家推測,房屋牆壁是由豎立的石板及竹木構成,屋頂可能架著木樑並覆蓋著茅草,但因年代久遠,早已消失無踪。離此遺跡不遠處是目前唯一保存下來、高近4公尺的月形石柱,推測可能是大型房屋的柱子。這樣的村落布局,彷彿2、3,000年前就已經有完整的建築計畫。卑南遺址家屋後面的砌石圈,常被熱烈討論。遊客中心的解說員喜歡請大家猜一猜:砌石圈的用途為何?訪客的答案千奇百怪,有豬舍、羊圈、廚房、游泳池、室內葬等等。根據現存證據推論,砌石圈應該是用來儲存糧食的空間。古時候沒有冰箱,這類半地穴式的小石圈內十分陰涼防曬,適合用來保存糧食。

【已知栽種稻米和儲存糧食】

很好奇,數千年前的居民要以何種方式來養活自己和家人?卑南文化人主要是靠農耕、狩獵及採集為生,捕魚為輔。透過宋文薰與連照美教授的發掘與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在聚落周邊種植稻米,會儲藏糧食,也隨時採集平原和森林裡的野生植物資源。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使他們經常保有不可或缺的飲用淡水,更有豐富的動物資源,他們可以前往山中獵捕山豬、在平原上追獵野鹿,也在村子裡畜養狗。他們的村子雖然鄰近卑南大溪,但捕魚顯然不是他們的主食來源。此外,與外界的交換貿易也可能是他們獲得生存資源的方式之一。距今2、3,000年前的事,怎麼可以描繪得有如親眼所見呢?原來考古學者是從卑南遺址出土的石器,來推測古人的生活方式,例如,石鋤是墾地耕種的工具;石刀、石鐮用來收割穀物;石杵可以把穀類脫殼或搗碎。此外,狩獵的工具有石矛和弓箭,石錛和石鑿則是砍樹與木工用具。做為漁具的石網墜則出土數量不多。

【生前的種種與來世的期盼】

卑南遺址發現大量的墓葬就位在家屋底下,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卑南遺址的石板棺墓葬就在住家底下,可能有兩種理由,一是希望能得到祖先的庇蔭;二是親人與逝者的守護相伴,代表親族之間相互依存的感情與財產的繼承延續。無論古代或現代,不同的族群皆有各自的獨特信仰與習俗,都需要被尊重、瞭解與欣賞。卑南遺址的石板棺與房屋,使用了大量的板岩石板,但是放眼遺址附近,並不出產板岩。那麼這些石材是從哪裡搬運來的呢?原來,卑南遺址的東北側瀕臨卑南大溪,溪上游是鹿野的山區,當地盛產板岩。因此考古學者合理推測:卑南遺址的板岩石材是在鹿野地區的溪谷中取得,然後以竹筏搬運,順流而下,運到遺址旁的溪邊。看來先民的生活智慧,比我們想像得要豐富許多。出土的石板棺中,除了陶容器之外,還有珍貴的玉器。推測當時可能有信仰與死後世界的觀念。石板棺裡的陪葬品質量不一,生前比較富有、地位較高的人,陪葬的玉器或陶器也比較多;而生前比較貧窮的,或社會地位較低的人,陪葬品就比較少,甚至是完全沒有。墓葬中的人身裝飾品與陪葬品的種類也反應出社會上的分工與性別上的差異。

【工藝精湛造型優美的玉器】

卑南遺址出土了大量工藝精湛的玉器,不知道當時如何製作?玉器是卑南遺址最吸引人目光的出土文物,出土數量高達5、6,000件,玉是先民裝飾品的重要材料,不僅是死後的陪葬品,有的則製成實用器物,如玉錛、玉鑿及玉鏃等。材質以臺灣閃玉居多,但也會使用蛇紋岩、滑石等似玉材料,主要產自花蓮豐田地區。卑南文化的玉器工藝相當發達,利用崩鋸、切割、鑽孔、圓形旋截、琢磨及拋光等技法,製成頭飾、耳飾、頸飾、胸飾及腕飾等裝飾品,其中人獸形玉玦、玉管、喇叭形玉環及鈴形玉串飾,更已正式登錄為「國寶」,是我國第一批指定為國寶的史前文物,目前典藏於臺東縣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至於什麼樣的古物才可以稱為國寶?請參見底下遺址小知識的說明。卑南遺址是目前臺灣規模最清楚的史前聚落。這裡出土的玉器質量與墓葬群,無論在臺灣甚至在東南亞,都是數一數二的。如此豐富的遺物,能協助考古學者認識臺灣史前時代的聚落型態與社會組織,知道過去臺灣島上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後來又如何演變?這些知識使我們能在廣闊的世界中定位自己,知道我們過去怎麼來?想想將來要往哪裡去。

目前無資料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