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歷史沿革
1.內政部於民國77年公告為國家一級古蹟。2.文建會民國95年5月1日重新指定為國定遺址。3.文化部106年11月17日文授資局物字第10630129932號重新公告其類別名稱為「考古遺址」。
▍ 文化意義
1.台灣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的代表遺址。 2.台灣少見的洞穴遺址。
▍ 時代分期
內容尚未建置
▍ 代表性
洞穴、漁獵、石器
▍ 代表文化層
距今約30000-15000年(舊石器時代)、6000-4800年(先陶時代)、4700-45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3500-2000多年(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金屬器時代早期)、100(近現代)
▍ 特色
台灣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的代表遺址。長濱文化是至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史前文化,以打製石器為主要工具,尚無製陶技術出現。
▍ 現況
1. 東部風景特定區管理處設有「八仙洞遊客服務中心」,內有「八仙洞遺址」小展覽室,展示遺址環境、考古發掘標本及舊石器文化橂型資料,東管處有派駐警衛及服務人員。 2. 現地經整建有環登山木棧步道,山勢下緣三洞穴(地藏、觀音、靈巖)及早期山勢上緣南半段4洞穴(乾元、海雷、永安、潮音)有寺廟及神壇進駐問題,目前公有地上寺廟及神壇,皆已清空。
本考古探險APP為了強化八仙洞考古遺址現地的體驗,藉由AR擴增實境技術,在遺址現地的十處洞穴或岩蔭呈現身歷其境般的互動導覽,讓大眾能透過科技,以不破壞現場風貌的方式體驗八仙洞考古遺址這座戶外博物館。若不能前往現場,亦可使用APP中的快速瀏覽功能,以不在場的方式了解八仙洞考古遺址。
八仙洞考古探險中,除了有生動、趣味的虛擬導覽員家族進行解說,還能在遺址現場重現史前情境、狩獵情境互動、考古發掘互動及出土的考古遺物知識介紹,讓人重新認識八仙洞考古遺址特殊的地質景觀以及豐沛的人類歷史遺存,達到教育與推廣的目標。
目前無資料紀錄
- 出土遺物 -
石器
石片器
圓盤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