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料載入中
臺東縣 長濱鄉 國定考古遺址

▍ 歷史沿革

1.內政部於民國77年公告為國家一級古蹟。
2.文建會民國95年5月1日重新指定為國定遺址。
3.文化部106年11月17日文授資局物字第10630129932號重新公告其類別名稱為「考古遺址」。

▍ 文化意義

1.台灣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的代表遺址。
2.台灣少見的洞穴遺址。

▍ 時代分期

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

▍ 代表性

洞穴、漁獵、石器

▍ 代表文化層

距今約30000-15000年(舊石器時代)、6000-4800年(先陶時代)、4700-4500年(新石器時代中期)、3500-2000多年(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金屬器時代早期)、100(近現代)

▍ 特色

台灣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的代表遺址。長濱文化是至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史前文化,以打製石器為主要工具,尚無製陶技術出現。

▍ 現況

1. 東部風景特定區管理處設有「八仙洞遊客服務中心」,內有「八仙洞遺址」小展覽室,展示遺址環境、考古發掘標本及舊石器文化橂型資料,東管處有派駐警衛及服務人員。
2. 現地經整建有環登山木棧步道,山勢下緣三洞穴(地藏、觀音、靈巖)及早期山勢上緣南半段4洞穴(乾元、海雷、永安、潮音)有寺廟及神壇進駐問題,目前公有地上寺廟及神壇,皆已清空。

目前無資料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