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料載入中
高雄市 茂林區 國定考古遺址

▍ 歷史沿革

1.民國六十七年,當時在屏東師專任教的高業榮老師,於今高雄市濁口溪上游北岸,發現台灣第一、二座岩雕遺跡,高老師依照當地原住民賦予的地名,取名為「孤巴察峨」,「祖布里里」;七十三年又發現第三處岩雕,命名為「莎娜奇勒娥」,民國七十八年,內政部將「孤巴察峨」、「祖布里里」、「莎娜奇勒娥」三處岩雕,指定公告為第三級古蹟「萬山岩雕」。
2.民國九十一年底,高業榮老師在魯凱族原住民的帶領下又發現了第四處岩雕(命名為:大軋拉烏),高雄縣政府文化局於九十三年三月底前往勘查「大軋拉烏」時,於大軋拉烏西側三十公尺處發現一處疑似岩雕刻痕;同年四月間,三立電視公司前往萬山岩雕拍攝,又於大軋拉烏西側再發現數處疑似岩雕的刻痕。95年2月研究團隊再度於「大軋拉烏」附近發現刻有紋路的石頭,遺址本體現計有4處共10塊岩石上有人為刻痕,萬山岩雕形成一岩雕群。
3.97年2月17日至24日文建會會同專家學者辦理之遺址現勘,又於「祖布里里」發現一處新岩雕及「大軋拉烏」發現三處新岩雕,共計「萬山岩雕群遺址」共有4處14塊岩石(岩雕本體)。

▍ 文化意義

萬山岩雕為原住民原始藝術遺跡,發現者高業榮依照露天石刻早於原住民石板屋內木雕,參酌刻紋、圖騰風格變遷,推估岩雕約有500年到1600年歷史。

▍ 時代分期

內容尚未建置

▍ 代表性

岩雕

▍ 代表文化層

有一說約距今500年,但詳細年代難以確認,推測與東埔一鄰(2,000∼400年前)或北葉文化層(2,500∼1,000年前)同時期。

▍ 特色

國內唯一的大型岩雕群遺址,岩雕內容有具體的構圖主題,岩雕內容有具體的構圖主題,並非隨意塗鴉的即興之作。在人類學、民族學、建築學以及臺灣南島語族相關研究上有重要意涵。

▍ 現況

除部分岩雕本體受自然風化及人為損害外,岩雕本體及周圍環境,仍具完整性。

目前無資料紀錄


- 出土遺物 -

尚無出土遺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