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料載入中
澎湖縣望安鄉 船舶

18-19世紀中期,18-19世紀中期、清代中期木質貿易船,於18-19世紀中期沉沒

將軍一號(Jiangjyun No. 1)

地理位置

澎湖群島將軍嶼大塭礁

狀態

船隻解體散佈海床,多數被掩埋與遭受海洋生物覆蓋。遺址南北長37公尺,東西寬28公尺,沉船面積1,036平方公尺。

簡介

由澎湖居民黃加進指引,國立歷史博物館於民國84年於澎湖將軍鄉大塭礁附近海床上,經多次調查發現排列整齊的大量建材磚瓦、陶瓷、瓦罐及生活物資文物古沉船, 定名為「將軍一號」。該地點位在古代航海時期是極為險峻區域,推測該沉船可能從閩南地區往返望安及將軍嶼時觸礁沉沒。「將軍一號」的發現也是首次由政府主導展開專業性的水下考古發掘研究和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歷時4年。

圖片
圖片

水下考古調查

由發現的船舷板殘木與清乾隆錢幣,證實它是一艘清代中期載運建材和陶器貨物的木質船隻,也是臺澎海域第一艘正式由官方水下考古發掘的沉船。 該船是以福州杉木所建的平底船。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將軍一號所發掘出的出水遺物包括青花瓷碗、白瓷匙碟、陶缽、礫瓦、青花龍鳳碗及銅鐵與船艙板殘片等,呈現了當時清代中期的生活,可作為該時期閩臺對渡及貿易航線的研究佐證。 研究團隊在惡劣的自然環境條件下,發現沉船過去的樣貌,但也因沉沒入水中已久,木質部分已軟化,組織纖維嚴重鬆散,出水難保持原有狀態,最後決定讓「將軍一號」保留於原地,記憶當時的模樣。

圖片
圖片

將軍一號水下考古

104年起,水下考古團隊進行「將軍一號」遺址現勘,根據以往對「將軍一號」的調查,曾採集少數的遺物進行再研究,經過多年的發掘後,目前「將軍一號」沉船遺址年遭受海砂的飄移,時而裸露海床,時而被覆蓋,因此將不定時進行監管與研究。

圖片